布艺之家讯:0 前言
涤锦复合超细纤维线密度低,比表面积大,且由于涤锦两种纤维结构不同,在匀染性和显色性上存在差异,色牢度也较差。
适 用于涤纶染色的染料主要是分散染料;能用于锦纶染色的染料主要有分散染料、中性染料、酸性染料、酸性媒染染料和活性染料等。其中分散染料、中性染料和酸性 (媒染)染料对锦纶色牢度较差,活性染料染色牢度较好,但其在锦纶织物上的提升性和移染性欠佳,且若与分散染料同浴浸染,在染色温度、pH值和电解质上有 差异。为了获得较好的染色牢度,特别是对于一些湿牢度要求高的产品,很多厂家还是希望采用活性染料进行染色。
本课题通过对活性染料和分散染料进行选择,并改进了染色工艺,确定了适合于涤锦复合超细纤维分散/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的高色牢度浸染工艺。
1 试验
1.1 材料、药品和仪器
材 料 涤锦复合纤维织物[将178dtex/72f×16p涤锦复合纤维摇成袜筒,18G,(160±10)g/m2,广东河源市新东江化纤有 限公司];涤纶细旦针织物(44dt-ex/36,f40G,(130±10)g/m2,杰典纺织品有限公司);锦纶细旦针织物 (77dtex/68,f36G,(180±10)g/m2,杰典纺织品有限公司)。
药品 NaOH,HAc,Na2CO3,CaCl2,Na2S2O4,NH4Ac,NaC,lNaHCO3,渗透促进剂CibaflowJe,t分 散剂UnivadineDP,交联剂EriofastFix,扩散促进剂Uni-vadinePB,匀染剂UnivadineMCnew,清洗剂 CibaEri-oponols,渗透剂JFC,Eriofast活性染料系列,TerasilW分散染料系列,HT、KE、HE系列高温型活性染料 (对比试验用),酸性染料系列。
仪器 电子分析天平、电热恒温烘箱、高温染色小样机、电脑测色仪、耐洗色牢度试验机、可见分光光度计。
1.2 织物预处理
1.2.1 涤锦复合超细纤维织物开纤钢杯中加入钢珠,NaOH浓度20g/L,开纤时间为50min,温度110℃。
1.2.2 涤纶(锦纶)细旦针织物预处理称取一定量涤纶(锦纶)针织物,用2%Na2CO3溶液于50℃处理30min,然后用水洗净,挤干。在烘箱内于105℃烘30min,移入干燥器内,恒重4h以上,备用。
1.3 织物色度值测定
织物按设定工艺染色后,测定其K/S值。
1.4 染料提升力测定
由于超细纤维不易染深,所需染料用量较大,选择了1%,3%,5%,7%,9%和11%(owf)6种用量进行染色,比较K/S值,测试递深性。
1.5 上染百分率测定
染料上染百分率采用染色残液法测定。
1.6 耐洗色牢度测试
按GB/T3921.4—1997《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洗色牢度》测定。
2 结果和讨论
2.1 活性染料的选择
为获得较好的染色效果,选择高温型Eriofast系列活性染料三原色,采用常规高温型活性染料染色工艺进行染色,并与另外三组活性染料进行对比。四组活性染料的显色性和提升力的对比试验结果见图1~图3。
由 图1~图3可知,随着染料用量提高,织物K/S值均逐渐增加。当染料用量大于5%后,K/S值增加趋缓。在各三原色染料中,染料用量相同 时,Eriofast活性染料染色织物的K/S值最大,说明其对锦纶的提升性好。因此,在涤锦复合超细纤维织物分散/活性染料染色中,选用 Eriofast活性染料。
为考查Eriofast活性染料的配伍性,对Eriofast三原色红B、黄R和蓝3R的配伍性进行试验。采 用1.2%Eriofast黄R、1.2%Eriofast红B和0.8%Eriofast蓝3R配制染浴,8块同质量的锦纶针织物依次用前 一块布染3min后的残浴于95℃染色,得到一组染色试样,水洗烘干。
在标准对色灯箱下对色发现,每块布的色光基本保持一致,只有浓淡变化,说明三只染料的配伍性非常好,有很好的相容性。Eriofast活性染料得色均较鲜艳,可以相拼成各种色光。
涤 锦复合超细纤维微结构均匀性差,所以活性染料染锦纶时匀染性较差。针对这一现象,可采用降低始染温度,缓慢升温后再沸染的方法,以提高移染性和遮盖性。如 在110~120℃染色,有助于提高移染性和遮盖性[1],但在高温染色时活性染料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。而Eriofast活性染料是反应性酸性染料, 在一定pH值下(酸性条件),水解后的活性染料变为酸性染料的母体基团,可对锦纶纤维进行吸附,再一次上染[2]。这样不但解决了匀染性问题,还可获得良 好的得色量和色牢度,同时解决了与分散染料染色温度间的冲突。
2.2 分散染料及配套助剂的选择
适合涤锦超细纤维分散/ 活性一浴法染色的分散染料,不仅需具有匀染性和染深性好、色牢度高的特点,而且在染色温度、pH值、电解质等方面还应与活性染料相容。试验选用 TerasilW系列分散染料,与Erio-fast系列活性染料在一浴中对涤锦复合超细纤维染色。
采用扩散促进剂CibaUnivadinePB与TerasilW系列染料配套使用,在120℃染色[3],可降低分散染料染涤纶的温度,缩小与Eriofast活性染料的染色温差。
TerasilW 系列染料的碱可洗性好[4]。分散/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过程中,首先调节pH值为4,使分散、活性染料分别上染涤纶、锦纶纤维。待分散染料上染涤纶并保温 染色完成后再降温,使未上染及水解的活性染料再一次上染锦纶。然后加入碱剂固色,调节pH值使活性染料固着在锦纶上。由于分散染料的上染经完成,此时加入 碱剂已不会影响分散染料的染色果[5]。分散染料染色后一般要经过还原清洗以去除色,但还原剂会破坏已染着的活性染料,造成固色率低。分散染料染毕立即加 入碱剂,有利于洗除锦纶的分散染料浮色,而无需再进行还原清洗[6]。
为了获得较高的上染率,活性染料染色一般需入一定浓度的电解质,而 分散染料不宜使用电解质有资料表明,在盐量较低(30g/L)时,电解质对分散料的上染性能影响较小[7];在匀染剂存在的条件下,电解质用量提高到 60g/L,分散染料也不会发生明变化[6]。因此,在分散/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过程中先加入部分电解质,使活性染料部分上染锦纶,分散料充分上染涤 纶。待分散染料染毕,降温至100℃,后加入剩余电解质,使未上染及水解的活性染料上锦纶。这样,既避免了电解质对分散染料上染的影响又能保证活性染料在 锦纶上染得深色,提高染料利率。
2.3 染色处方及工艺的确定
由前述染料选择和染色工艺分析,确定了涤锦合超细纤维分散/活性一浴法染色的工艺处方和工曲线。
同时还采用传统的分散/酸性一浴法工艺进行染色与分散/活性法作对比。其工艺处方及工艺曲线如下:
传统分散/酸性一浴法染色处方
2.4 分散/活性一浴法的染色效果
将准备好的涤锦复合超细纤维织物、涤纶细旦针织物、锦纶细旦针织物,按上述确定的分散/活性一浴法进行染色,并与传统分散/酸性一浴法对比,分别测定其耐洗色牢度,结果见表1~表3。
由表1~表3可知,Eriofast活性染料/TerasilW分散染料一浴法染涤锦复合超细纤维织物,可获得较高的耐洗色牢度,与传统的分散/酸性一浴法相比,能很好地解决涤锦复合超细纤维织物染色牢度差的问题。
3 结论
(1)在所选用的活性染料中,Eriofast活性染料对锦纶有较高的提升性、匀染性和配伍性。
(2)Eriofast活性染料是反应性酸性染料,在一定pH值下(酸性条件),水解后的活性染料变成酸性染料的母体基团,可吸附到锦纶纤维上再一次上染,从而使锦纶获得高得色量和色牢度。
(3)TerasilW系列分散染料染中深色涤纶品种时有良好的水洗牢度及提升力,并具有很好的碱可洗性。在扩散促进剂UnivadinePB存在下,能降低染料的上染温度,有利于与活性染料一浴法染涤锦复合超细纤维。
(4)采用TerasilW分散染料/Eriofast活性一浴法染涤锦复合超细纤维,有效解决了超细纤维显色性差带来的难染深的问题。与传统的分散/酸性一浴法相比,还具有较高的耐洗色牢度,很好地解决了涤锦复合超细纤维织物染色牢度差的问题。
参考文献:
[1]沈志平.染整技术(第二册)[M].北京:中国纺织出版社,2005:178.
[2]黄建洪.粘/锦混纺丝线活性/酸性染料一浴法染色研究[D].东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,2005.
[3]王鹏飞.汽巴精化的分散染料[J].印染,1997,23(6):38-39.
[4]唐人成.混纺交织制品染色存在的问题与染料商品开发[J].染料与染色,2003(1):17-22.
[5]吴金硕,周凉仙.双一氯均三嗪基团活性染料与分散染料一浴法浸染探讨[J].丝绸技术,1995(4):32-36.
[6]马海涛,袁琴华,张翠芳.涤棉混纺织物分散活性一浴一步法染色的发展[J].纺织导报,2000(2):44-46.
[7]董振礼,郑宝海.涤棉混纺织物分散/活性一浴一步法染色新工艺[J].印染,1998,24(6):8-11.
布艺之家是集布艺,窗帘布艺,布艺杆,窗帘制作的最新新闻资讯,布艺,窗帘布艺,布艺杆,窗帘制作各十大品牌的装修效果图和各类分类信息,敬请登陆布艺之家:http://chuanglian.jc68.com/